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养生 >

北京国际远程医学高峰论坛举行 微医互联网医联体新模式成亮点

2017-06-14 13:56:00

6月10日,2017北京国际远程医学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梁万年等国家卫计委领导出席主论坛,参会人数逾千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给大会的致辞中指出,远程医学是“互联网+”在医学的典型应用,通过远程医学可以实现上下级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推动卫生医疗资源下沉,加快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实。在主论坛上,由微医带来的互联网医联体模式,得到行业专家的肯定与支持,成为本届远程医学高峰论坛的亮点。

近年来,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远程医学蓬勃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全速向信息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前进,多项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推到一定位置时,有很大的一个短板,就是信息孤岛现象非常严重,” 梁万年副主任在论坛上指出,接下来要推进各级信息平台建设,要求各地医疗机构系统连通起来。

今年,我国医联体试点全面启动。作为医联体最广泛的应用,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及远程医疗,推进医联体建设?在传统医联体模式下,远程医学如何才能走向规模化应用?

为此,主论坛特邀乌镇互联网医院院长张群华与会,并发表《互联网医联体 医疗业态新模式》的主题演讲,介绍微医在远程医学及医联体方面的创新,微医构建的互联网+医联体模式展示了坚实的互联互通能力及远程医疗技术水平。

自2016年4月启动医联体计划以来,微医形成了系统、流量、运营三项核心能力,并投入3亿元建成远程诊疗、远程会诊、远程转诊、远程培训、云病历、云检查检验和支付结算七个子系统组成的医联体系统,包括大规模运营锤炼出来的软硬件系统、全国70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的转诊通道、28个学科7300余组专家的会诊资源。

基于以上技术、资源等优势而建的乌镇互联网医院运营一年半时间,日会诊量突破1.2万人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远程医疗及互联网技术,打通医联体内各机构的信息流通,医联体建设更为紧密,有助于医联体健康、持续发展,”张群华表示,微医在32个省市建立了由来自上海华山医院、邵逸夫医院等医院管理专家领衔的医疗、运营团队,将系统、流量、运营三项能力规模输出,协助各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联体,实现医联体内数据联、能力联、服务联、支付联、供应联的“五联”。

今年年初,微医实现了与南极长城站的1.6万公里远程连线。张群华在演讲中介绍道,微医医联体的远程问诊系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既能通过柔性接入技术,满足在不同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传送,也能通过自主研发的视频压缩及传输算法,在很窄的带宽上实现音视频的流畅交互,大幅降低了医联体的系统互联成本和压力。

除乌镇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外,微医医联体平台还协助深圳市宝安区、河南光山县等地方政府建区域医共体;在增强大医院间的协作上,助力华山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建成互联网医联体;同时,以学科为纽带,以微医平台为技术和运营支撑,协助中国医促会华佗工程建立以全国耳鼻咽喉学科医联体为代表的学科联盟,成功探索了四种医联体模式。

目前,微医已实现“医、药、险”的全产业布局,加上AI人工智能的核心推动力,可持续有力地促进医联体及远程医疗的落地,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进一步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医、药、检服务能力,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据悉,本次大会由北京医院协会和德国远程医疗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围绕“互联互通5+1”主题, 设立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等6个分论坛,并开设展览展示远程医学与健康服务业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推荐阅读

热点排行